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由于很多工程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的时候没有对后浇带支撑以及拆除作出相应的规定,所以导致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有的施工部门为了施工方便很早的就把后浇带的支撑拆除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工地上的技术人员并非不知道,在施工过程中早早的将后浇带的支撑拆除将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甚至破坏结构本身。
但是该部位支撑不拆除给工程带来很多不便,同时增加了成本,特别是高层建筑,占用钢管和模板量很大。
究竟能不能拆除,拆除后再重新支撑有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这些问题都一直是有争议的。
实际施工中也做得五花八门,有的直接不拆除模板、有的支撑做的很富余、有的做的很简单、甚至有的没有支撑、该部位混凝土已经断裂,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形。
众所周知,后浇带处梁、板结构构件在设计时是按照连续因为后浇带处梁、板构件在设计时是按照连续或简支(或框架)梁、板进行受力计拆除加固算的,一旦我们拆除了模板支撑,后浇带两侧的受力就成了悬挑构件,悬挑构件和连续或简支(或框架)构件的受力计算有很大差别,且其产生的约束也相差很大,这时就容易引发工程质量事故。
因此那些在施工中早拆模和等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就完全拆除模板、没有支撑的行为是非常冒险的。
规范中也将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作为强制性条文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针对后浇带模板与支撑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许多技术人员也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近年来大量工程的实践,目前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不拆除模板,但是在模板设计与搭拆除加固设时必须考虑在后浇带处单独搭设以便于将来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便于将其它满堂脚手架拆除(理论上要求这部分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达到100%才能拆除)。
这样,后浇带处的支撑设计就要考虑荷载的取值必须满足这部分支撑独立负荷的要求,对模板和支架采取必要的观测和维护措施。
此种办法能够使后浇带处混凝土不因拆除模板而被扰动,产生不利的破坏。
(2)待两侧梁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但在后浇带处必须及时回顶,做出相应的加固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有的工程发现模板满堂支撑架体若在后浇带处分开支设,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在拆除满堂脚手架时对后浇带处支撑影响较大,拆除加固工人的操作难以保证后浇带处支撑系统独立完好。
为了保证结构受力要求,将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同一体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
回顶后的支撑体系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在拆除和回顶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积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环进行,后浇带梁板所在跨的模板拆除顺序是:梁底模板拆除――梁底回顶――顶板模板拆除――顶板模板回顶。
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也可采用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
综上所述1、后浇带的设置应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设计原则。
因为普通混凝土存在开裂问题,设置后浇缝的目的就是将大部分的约束应力释放,然后用膨胀混凝土填缝以抗衡残余应力。
2、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沉降原因而设计的后浇带,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由于施工原因而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留设的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3、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断开。
筏板基础底板及基础底板梁受力钢筋必须贯通。
受力主筋宜采用焊接连接。
5、后浇带在未浇注混凝土前不能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则会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该位置虽弯矩大,但剪力很小。
6、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注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应避免留直缝。
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7、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
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
8、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压力水冲洗,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
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清理表面。
9、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不同类型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不同:伸缩后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60d;沉降后浇带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进行。
在一些工程中,设计单位对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有特殊要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膨胀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其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10、板支撑对地下室较厚底板、大梁等属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两侧必须设置专用模板和支撑以防止混凝土漏浆而使后浇带断不开,对地下室有防水抗渗要求的还应留设止水带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后浇带处渗水。
后浇带保留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拆除。